
医疗器具是指用于疾病预防、诊断、治疗或康复的器械设备,涵盖从专业手术工具到家用医疗产品等多种类型。
一、专业医疗器具
1、手术器械
①如持针钳(用于缝合时夹持缝针)、压钳环(固定于掌中辅助操作)等,需掌握特定手法,例如“指套法”通过肩关节发力控制刀柄。
②在手术中需根据场景选择器械,例如阑尾手术中需专用钳夹工具。
2、新型医用设备
例如改进后的中心静脉导管防水保护罩,结合防水罩杯、吸水海绵和湿度监测部件,解决患者洗澡时导管易脱出或感染的问题,操作便捷且能实时报警。
二、家用医疗器具
1、治疗类
需持医疗器械注册证,常见产品包括远红外线治疗仪、磁疗仪、中频治疗仪等,用于慢性病或疼痛缓解。
2、检测类
如电子血压计、血糖仪、体温计、听诊器等,帮助家庭日常健康监测。
3、康复类
家用制氧机、颈椎/腰椎牵引器、防压疮床垫等,适合长期居家康复使用。
三、创新与发展趋势
1、传统疗法的智能化升级
例如新型艾灸、刮痧设备通过隐私保护设计、智能调节功能提升疗效,同时降低维护成本和耗材损耗。
2、医疗与科技融合
如湿度监测报警系统、智能调节功能等技术的应用,推动医疗器具向便捷化、安全化发展。

四、过程自动化仪表在医疗器具生产工艺流程的重要应用
1、设计与开发阶段
①模拟与测试
利用自动化仪表对医疗器具的性能进行模拟和测试。例如,使用压力传感器、流量传感器等测量仪器,模拟人体生理参数,对医疗器械的相关功能进行测试和验证,确保产品在设计阶段就能满足预期的性能要求。
②原材料采购环节
质量检测:自动化仪表可用于原材料的质量检测。例如,使用光谱分析仪对金属原材料进行成分分析,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化学组成;采用水分测定仪对塑料颗粒等原材料的水分含量进行精确测量,避免因水分超标影响产品质量。
2、零部件制造过程
①加工参数监测
在机械加工过程中,通过安装在机床上的位移传感器、力传感器等,实时监测刀具的位置、切削力等参数,自动调整加工参数,确保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稳定性。
在注塑成型过程中,利用温度传感器、压力传感器监测模具内的温度和压力变化,精确控制注塑工艺参数,保证塑料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。
②表面处理控制
在表面处理过程中,自动化仪表用于控制处理液的浓度、温度、pH 值等参数。例如,通过电导率仪监测电镀液的浓度,自动添加补充液,维持电镀液的稳定性能,确保电镀层的质量。
3、装配与调试阶段
①装配精度控制
使用激光测距仪、视觉检测系统等自动化仪表,对装配过程中的零部件位置和尺寸进行精确测量和检测,确保装配精度符合设计要求。
例如,在医疗设备的外壳装配中,通过视觉检测系统检查外壳的安装缝隙和对齐情况,及时发现并纠正装配偏差。
②性能调试监测
在调试过程中,各种传感器和测量仪表用于监测医疗器具的性能参数。
如在调试医用电子设备时,使用示波器、信号发生器等仪器,对电路的电压、电流、频率等参数进行测量和调整,确保设备的电气性能稳定可靠。
4、检验与检测环节
①全面性能检测
自动化仪表是检验与检测环节的关键工具。例如,使用高精度的压力测试仪对血压计等医疗器具进行压力测量和校准;利用气体分析仪对呼吸机等设备的气体成分和流量进行精确检测,确保产品的性能指标符合标准要求。
②无损检测
采用超声波检测仪、X 射线探伤仪等无损检测设备,对医疗器具的内部结构进行检测,及时发现潜在的缺陷和裂纹,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。
5、包装与灭菌过程
①包装质量检测
通过重量传感器、视觉检测系统等自动化仪表,对包装后的医疗器具进行重量检测和外观检查,确保包装完好、产品数量准确,以及包装标识清晰、正确。
②灭菌过程控制
在灭菌环节,温度、压力、湿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至关重要。自动化仪表如温度记录仪、压力控制器等,实时监测灭菌设备内的环境参数,确保灭菌过程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,保证灭菌效果和产品的安全性。
例如,在湿热灭菌过程中,通过精确控制蒸汽压力和温度,达到设定的灭菌条件,并通过记录仪记录整个灭菌过程的参数,以便追溯和验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