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8899-570

粉体自动化生产线升级改造的几点思考发布日期:2017-02-25 浏览次数:1614
       近年来,随着电子衡器产品的日益普及,一些工厂的工程技术和主管人员已经意识到,电子衡器产品不仅仅限于称重的单一功能应用,其所具备的外部延伸进阶功能,如定量包装、分选、配方称重等自动化的控制、分析统计、网络远程监控等技术,其与工厂生产流程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。
如果再结合“智能自动控制”等技术设备,即可大大提高生产线的成品合格率、生产效率、准确率和自动化程度,甚至更多的完成恶劣工作环境下,操作工人较难完成的工作任务。
特别是2008年以来,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进一步制定,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,第一线生产技术工人35岁及以上的比例约为70%,而28岁以下青年技术工人因多种因素,对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就业意愿非常低,大有青黄不接之势等等,这些潜在的、现实的危机,将对粉体行业企业的中、长期的发展,留下隐患。

目前,在陶瓷、PVC、化工、油漆、油脂、药品、饲料、日用化工、食品、饮料、制药、牙膏、腻子、水泥、复合肥等物品的生产过程,往往需要将各种原料按一定比例的重量进行混合;以前生产企业多采用流量计、或体积比重的方法、或机械衡器的计量方法进行配方,不仅工艺控制无法保证,计量精度较低,而且受环境、温度的影响较大。

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,因为2007年以前,中国大陆的人力成本较低,那么外国的设备供应商在为中国工厂进行工程设计和设备配置时,就选用了成本相对较低、人工操作高、设备技术低的配置方案,这也正是“中国制造”之产品的质量总是提不上的原因之一。
我国加入WTO以后,形成了“中国制造”与“外国制造”直接面对面的竞争局面,如果产品质量不行,可能就会前功尽弃甚至全军覆灭,为此,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寻求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或升级改造方案,而途径无非三种:
第一、花巨资从国外引进成套先进设备、技术和人才,它的设备投入成本是最高的,而且后续人才和技术服务、费用支出也难以保证无虑。
第二、全权委托设计院或大专院校、工程公司等设计、生产,它的投入相当于现在使用的设备成本的150%-200%或者更高。
第三、自己投入资金、人才寻找相关合适单位自行设计、改造,费用最低,仅相当于原设备的70%-90%之间,但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及自动化技术应用系统的先进性、可靠性、连续性。
很显然,除了少数外资独资大公司选用第一种方案以外,一般企业都会选用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案,而其中选用最多是第三种方案。
当我们把上述情况,看作是一个市场的前提背景,那么还有一种必需说明的情况就是,所有的自动化系统工程或生产设备中,自动称重设备和控制技术扮演着很重要、并且份量很大的角色,这不论是设备公司(指非专业的自动化公司)、一般电子衡器销售者和工厂的主管人员不太熟悉、或者认识深度不够的地方。

再从另一角度,从目前所了解的自动化技术在粉体行业的设备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:如果我们将自动称重控制技术与PLC、组态软件、自动机械设备等,再依据具体的生产工艺、流程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的结合,设计、制造出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,实现粉体行业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