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8899-570

液体流量的计量控制及自动化系统发布日期:2017-02-25 浏览次数:2608
流量测量是研究物质量变的科学,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联系发展的基本规律。因此,其测量对象已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管道液体,凡需掌握量变的地方都有流量测量的问题。
流量和压力、温度并列为三大检测参数。对于一定的流体,只要知道这三个参数就可计算其具有的能量,在能量转换的测量中必须检测此三个参数。能量转换是一切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的基础,因此流量和压力、温度仪表一样得到最广泛的应用。

一、
流量测量的发展
可追溯到古代的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系统。古罗马凯撒时代,已采用孔板测量居民的饮用水水量。公元前1000年左右,古埃及用堰法测量
尼罗河的流量。我国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,应用宝瓶口的水位观测水量大小等等。
1、1726年,瑞士人丹尼尔·伯努利,以伯努利方程为基础,利用差压法测量水流量。压差法为最早的流量仪原理,这是         流量测量的里程碑。流体的机械能守恒。即:动能+重力势能+压力势能=常数。其最为著名的推论为:等高流动   时,流速大,压力就小。
2、1791年,意大利人文丘里研究用文丘里管测量流量,并发表了研究结果。文丘里管流量计用于测量封闭管道中单相稳 定流体的流量,常用于测量空气、天然气、煤气、水等流体的流量。
3、1886年,美国人赫谢尔用文丘里管制成测量水流量的实用装置。文丘里管流量计开始逐渐在工业生产上普及。(文丘        里成了流量仪中最早出现的)。
4、1910年,美国开始研制测量明沟中水流量的槽式流量计。

5、1922年,巴歇尔将原文丘里水槽改革为巴歇尔水槽。
6、1911- 1912年,美籍匈牙利人卡门提出卡门涡街的新理论。
7、二十世纪30年代,又出现了探讨用声波测量液体和气体的流速的方法,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未获很大进展,直到        1955年才有应用声循环法的马克森流量计,用于测量航空燃料的流量。
8、由于经济生产落后,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,工业中使用的主要流量计也只有孔板、皮托管、浮子流量计三种。
9、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,测量仪表开始向精密化、小型化等方向发展。具有宽测量范围和无活动检测部件的实用卡门涡      街流量计也在70年代问世。二十世纪70、80年代电磁流量计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。
10、节流式差压流量计:一种典型的差压式流量计。是目前工业生产中用来测量气体、液体和蒸气流量的最常用的一种           流量仪表。据调查统计,在炼钢厂、炼油厂等工业生产系统中所使用的流量计有(70—80)%左右是节流式流量计.在        整个工业生产领域中,节流式流量计也占流量仪表总数的一半以上。

11、超声波流量计:以“速度差法”为原理,测量圆管内液体流量的仪表。它采用了先进的多脉冲技术、信号数字化处理技        术及纠错技术,使流量仪表更能适应工业现场的环境,计量更方便、经济、准确。产品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,可广泛        应用于石油、化工、冶金、电力、给排水等领域。
12、
质量流量计
直接测量通过流量计的介质的质量流量,还可测量介质的密度及间接测量介质的温度。由于变送器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仪表,因此可根据上述三个基本量而导出十几种参数供用户使用。质量流量计组态灵活,功能强大,性能价格比高,是新一代流量仪表
二、液体流量计量控制的自动化系统

  液体产品的贸易计量,大多使用由流量计构成的流量计量控制系统。这种计量方法具有操作方便,计量效率高和便于管理等优点,因而广泛用于石油、化工、食品等行业中。

从实际情况看,流量计计量控制存在着一些问题,如精度不高,准确度不稳定,操作工操作不规范等。主要原因是,人们很重视流量计的选择及使用,而不把计量控制当作一个系统来统盘考虑,往往忽视了影响准确计量的一些因素,如误差随流量大小变化而变化、校验方法不当、不规范操作。施工中,管道部分由工艺设备部门负责,计量控制部分由计量部门负责,全部安装完毕,由校验人员到现场摸索着校验,这样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。因此,提出了计量控制的系统设计及校验方法。

1、计量方法——修正流量系数法

  从流量计的选用看,可采用间接计量法和直接计量法。
直接计量即用质量流量计来计量,因质量流量计的价格很高,其应用受到条件的限制,因此主要讲间接流量计量的系统 设计。
间接流量计量是以涡轮、椭圆齿轮、腰轮、圆柱齿轮、螺杆等流量计来测液体的体积流量,再乘以液体密度即可得到质量流量。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。

    qV=f/K

    qm=qVρ

    m=qmt

其中 qV———体积流量,L/s;

    qm———质量流量,kg/s;

    m———质量累积量,kg;

    f———输出脉冲频率,Hz;

    K———流量系数,次/升;

    ρ———液体密度,kg/L;

    t———时间,s。

    通过图1,2,可了解这类流量计的流量特性。

 从图1可知,流量系数K随流量变化而变化;
从图2可知,测量误差随流量的不同而不同,归结为流量系数随流量不同而不同。因此,可以说这类流量计的流量特性为流量系数随流量不同而改变。

这类流量计的共同特点为重复性很好,如涡轮流量计可达0.1% - 0.05%,圆柱齿轮流量计可达0.015%。因此,可以利用重复性好和流量系数随流量变化的规律,来准确测量流量。一种方法为恒定流量法,另一种方法为修正系数法。

恒定流量法:
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和控制液压泵输出恒定流量的方法,包括液压马达、节流阀以及液压泵,还包括液控换向阀和由电控开关控制的电控换向阀。
其中,液压泵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马达连接组成闭式液压系统;节流阀通过液压管路安装在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之间控制M点与N点之间的压差;液控换向阀和电控换向阀安装在液压泵上,并通过液压管路连接到闭式系统中控制液压系统;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之间有溢流阀,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之间有单向阀。它提供了一种液压泵在控制手柄固定后,其输出流量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不变化流量控制装置、和控制液压泵输出恒定流量的方法。

 修正系数法:
不需要构造使流量恒定的装置,它容许多种因素影响流量,而仍能准确计量。影响流量变化的因素很多,如储罐液位的变化,管道中阀门开度的不同,通过同一流量计的不同管道阻力的不同,泵输出动力的波动等。克服这种影响的最好方法是依流量的大小不同,即时修正流量系数。

修正系数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,可以使用较低精度的流量计达到较高的计量精度。

 2、系统设计

2·1 设计原则

    满足计量精度要求,使用安全可靠,操作方便,技术先进,经济合理。

2·2 设计内容

    管路系统设计;仪表测量控制系统设计;系统样验;使用指导书制作,包括操作规范、校验方法步骤、注意事项。

2·3 管路系统设计

    管路系统由管道、泵、止回阀、消气器、阀门、过滤器、鹤管或液体装卸臂等构成,管道系统设计就是对它们进行相关计算及选择。

2·3·1 管径选择

    1)流量的确定

    根据实际情况,既要考虑每次目标量的大小,又要考虑每次所用时间的长短,最长时间依批次的多少及用户可接受的定量时间而定。时间太短可能影响计量精度,因为时间太短,开阀和关阀阶段以及温度检测不及时,都会对计量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。因此,应选择恰当的流量值,如5-20t/次,10-20min,那么可取qm=8-20kg/s。

    2)流速选取范围(可参考表1)
3)管径选择

    管径计算D=
式中 D———管道内径,m;

    qm———流量,kg/s;

    v———流速,m/s;

    ρ———液体密度,kg/m3

    由D值查表选最接近的管径即为所需。

    若泵进口管道较长,可考虑在上述所选管径基础上再加大一点。

2·3·2 泵的选择

根据管路阻力和流量选择,这里从略。

2·3·3 消气器

    若流体中可能混有气体,应考虑安装消气器。

2·3·4 止回阀

    储罐液体低于某段管路时就可能引起液体回流,应考虑使用止回阀,否则液体回流将影响下次发货计量。

2·3·5 鹤管等

    考虑方便和快捷,管路末端可采用鹤管、软管或液体装卸臂。

2·4 控制系统设计

2·4·1 一次检测仪表(包括流量计及温度计)

    1)流量计

    可供选用的流量计有涡轮流量计、椭圆齿轮流量计、腰轮流量计、圆柱齿轮流量计、螺杆流量计等,根据实际情况参考表2、表3选择。
 2)温度计

  从流量测量的关系式中可以看出,质量流量与液体的密度是紧密相关的,而实际流体的密度是随工况变化的。对于液体,由于压力变化对密度的影响非常小,可忽略不计,但是由于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影响,则应引起注意,一般温度每变化10℃,液体的密度变化大约在1%左右,因此,对于定量计量进行密度的补偿就显得十分必要。

  液体密度ρ与其温度t的关系为ρ=f(t),在一定温度范围内,总能找到一个比较准确和简单的表达式,从而通过检测温度而得到密度。

  温度计要选准确度较高的,同时更应注意响应时间。有的温度计响应时间很短,仅几秒。

2·4·2 二次仪表

  流量积算控制仪或它与上位微机结合。流量积算控制仪的作用:接受流量信号与温度信号,进行信号处理;参数设置;根据预置算法,计算瞬时流量,修正后的瞬时流量和累积量;显示结果,故障报警信息;控制泵的启停;可与上位机微机通讯、传输数据,接受命令,进行联机控制,也可独立工作。上位机的作用:数据传输和采集功能;可构造计算控制算法,实现精确计量;数据查询,统计打印报表。

2·4·3、控制阀

  根据实际情况,可选用防水击电磁阀、快速气动球阀、电液阀等。电磁阀、电液阀可用于低黏度液体;气动球阀既可用于低黏度液体,也可用于高黏度流体。若用电磁阀应选用防水击型电磁阀,它可防止因阀门突然关闭造成水击,因水击会使脉冲输出急剧增加,影响计量精度。

2·5、计量控制系统图(如图3所示)

3、校验

    校验是投用前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,旨在保证计量的准确性,通过校验可以发现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设置正确的参数。

    根据流量变化范围的大小,确定若干个点,如图4中的A1(k1,q1),A2(k2,q2),A3(k3,q3)…,若流量变化范围不大可选择较少的点,反之应多选几个点,然后逐点校验。

3·1 流量系统的求取

    以A1为例:

    1)先设一流量系数k和一定的量q(可参考说明书上的k值和通常的发货量)。

    2)启动系统、发货,然后称重(称重务必准确),其值设为q1

    3)计算这时的流量系数k1,k1=qk′/q1

    由此可得到流量q1和对应的系数k1,确定A1(k1,q1),同理可确定A2(k2,q2),A3(k3,q3)…。

    k=f(q),在实践中可处理为下面两种形式之一,第一种计算较简单;第二种计算结果较精确。

q———累积流量;

    k———修正后的流量系数;

    ρ———发货计量时的密度。

    把各点参数kn、qn置入仪表,就可得到比较准确的计量结果。

3·2 校验

 预置一定的量启动计量系统装罐,然后到衡器上称量,比较计量值和称量值,若误差不超过0·3%,即为计量符合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