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8899-570

新闻中心 分类
轮胎模具与过程自动化技术发布日期:2025-01-07 浏览次数:10080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轮胎模具是用于硫化成型各类轮胎的关键设备‌‌。具体来说,轮胎模具是用于制作各种规格、形状和用途的子午线胎或斜交胎的钢质模坯‌。

一、‌硫化成型‌
       轮胎模具被用于将轮胎原材料硫化成型为各类规格、形状和用途的子午线胎或斜交胎‌。
       模具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对轮胎的质量和外观有直接影响‌。
二、‌技术革新‌
       随着技术的进步,轮胎模具技术也在不断创新,如3D打印技术的应用,使得轮胎模具能够制作更复杂、更精确的轮胎花纹‌。
       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提升了轮胎的功能性,还注重了轮胎的视觉美感,为轮胎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‌。
三、‌广泛应用‌
       轮胎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,包括乘用车、轻型商用车、重型商用车等轮胎的生产‌。
       同时,它也应用于工程机械、飞机、自行车、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轮胎生产,满足了不同领域对轮胎的需求‌。

       

四、轮胎模具在轮胎生产工艺流程

       1、准备阶段
       其一,模具检查
       在使用轮胎模具前,技术人员需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。检查内容包括模具的外观是否有损坏,如是否有裂纹、磕碰痕迹等。因为这些表面损伤可能会影响轮胎的成型质量。
       还要检查模具的尺寸精度,确保其符合轮胎设计的规格要求。例如,轮胎花纹的尺寸精度直接关系到轮胎的排水、抓地等性能。通过使用高精度的量具对模具型腔的尺寸进行测量,误差范围一般要控制在极小的公差范围内,如 ±0.05mm - ±0.1mm。
       同时,检查模具的排气系统是否通畅。良好的排气对于轮胎硫化成型过程非常重要。如果排气不畅,在硫化过程中,轮胎内部的气体无法顺利排出,会导致轮胎表面出现气泡、缺胶等缺陷。
       其二,模具清理和预热
       清理模具是为了去除模具表面的污垢、防锈油以及之前生产过程中残留的橡胶等杂质。通常使用专用的模具清洗剂和清洁工具,如软毛刷、清洁布等。对于一些顽固的污渍,可能还需要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清洗。
       预热模具是轮胎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。预热的目的是使模具达到合适的硫化温度,一般在 150 - 180℃左右。这是因为合适的模具温度有助于橡胶材料的硫化反应,使轮胎能够更好地成型。如果模具温度过低,橡胶硫化不完全,会导致轮胎的物理性能下降,如强度不够、耐磨性差等;而温度过高,则可能会使橡胶过度硫化,出现焦烧等现象,同样会影响轮胎质量。
       2、轮胎成型阶段(与模具部分关联)
       其一,内衬层和胎体成型
       在轮胎成型机上,首先制作轮胎的内衬层和胎体。虽然这一阶段轮胎模具没有直接参与,但成型后的胎体尺寸和形状需要与轮胎模具的型腔相匹配。
       例如,胎体的外径、宽度等尺寸要考虑到模具的尺寸,预留出一定的硫化收缩量。一般来说,轮胎硫化后的收缩率在 3% - 5% 左右,所以在胎体成型时要根据模具尺寸进行适当的放大。
       其二,贴胶和部件组装
       将橡胶胶片和其他部件(如钢丝帘布等)粘贴在胎体上。这个过程同样要考虑到最终轮胎在模具中的成型情况。
       例如,在贴花纹胶时,胶料的厚度和分布要符合轮胎模具花纹设计的要求。如果胶料厚度不均匀,在硫化过程中,由于模具型腔的限制,会导致轮胎花纹深度不一致,影响轮胎的外观和性能。
       3、硫化阶段(模具主要作用阶段)
       其一,合模
       将已经组装好橡胶部件的未硫化轮胎放入预热好的轮胎模具中,然后进行合模操作。合模过程需要精确控制,以确保模具的上下半模完全闭合,并且合模力要适中。合模力过大可能会损坏模具和轮胎部件,过小则可能导致轮胎硫化过程中出现溢胶、花纹不清晰等问题。
       一般来说,合模力根据轮胎模具的大小和轮胎的规格在一定范围内调整,例如对于小型轿车轮胎模具,合模力可能在 10 - 30 吨左右。
       其二,硫化反应
       在合模后,通过向模具内部通入高温蒸汽或热介质(如导热油)来提供硫化所需的热量。硫化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橡胶中的硫化剂与橡胶分子发生交联反应,使橡胶从线性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,从而提高轮胎的强度、弹性等性能。
       轮胎模具在硫化过程中保持高温和高压环境,一般硫化压力在 10 - 20kg/cm² 左右,温度在 150 - 180℃左右,硫化时间根据轮胎的规格和橡胶配方不同而不同,通常在 10 - 30 分钟左右。在硫化过程中,轮胎在模具的约束下成型,模具的花纹和轮廓被复制到轮胎表面。
       其三,开模取胎
       硫化完成后,需要进行开模操作。开模时要小心操作,避免损坏轮胎。由于轮胎在硫化过程中与模具紧密贴合,开模时需要克服轮胎与模具之间的粘合力。开模后,将成型的轮胎从模具中取出,此时的轮胎已经具备了最终的形状和花纹。
       4、后期检查和处理阶段
       其一,轮胎检查
       从模具中取出的轮胎要进行全面检查。检查轮胎的外观质量,包括花纹是否清晰、表面是否有缺陷(如气泡、缺胶、飞边等)。例如,花纹的清晰度直接反映了轮胎模具花纹设计的复制效果。如果模具的花纹有损坏或者在硫化过程中出现问题,轮胎花纹就会不清晰,这会影响轮胎的排水、抓地等性能。
       还要检查轮胎的尺寸精度,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。这是因为模具的尺寸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轮胎的尺寸精度。任何超出公差范围的尺寸偏差都可能导致轮胎安装和使用问题。
       其二,模具清理和维护(为下一轮生产做准备)
       轮胎生产完成后,要对轮胎模具进行清理和维护。清理的内容和之前的准备阶段类似,主要是去除轮胎硫化过程中残留在模具上的橡胶等杂质。
       同时,对模具进行检查和维护,查看模具是否有损坏,如花纹是否有磨损、模具的零部件是否有松动等。对于一些轻微的损坏,可以进行修复,如对磨损的花纹进行补焊和重新加工;对于严重损坏的模具,则需要进行更换或者进行大规模的维修。
五、过程自动化仪表在轮胎模具生产工艺中的应用‌
       1、实时监控与控制‌
       过程自动化仪表能够实时监控轮胎模具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,如温度、压力、流量等‌。
       通过精确的控制,确保模具在硫化成型过程中达到最佳状态,提高轮胎的质量和生产效率‌。
       2、数据分析与优化‌
       自动化仪表收集的数据可用于后续的分析和优化,帮助识别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‌。
       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及时调整生产参数,优化生产流程,降低生产成本‌。
       3、确保质量稳定‌
       通过自动化仪表的精确监控,可以确保轮胎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符合设计标准,保证产品质量稳定‌,有助于减少返工和维修的次数,提高客户满意度‌。
       4、提升智能化水平‌

       随着智能轮胎和智能制造的发展,过程自动化仪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将更加紧密‌,将为轮胎模具生产工艺带来更高的智能化水平,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和质量‌。